首页 >> 甄选问答 >

肉袒牵羊释义出处

2025-09-27 19:49:32

问题描述:

肉袒牵羊释义出处,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19:49:32

肉袒牵羊释义出处】“肉袒牵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战败者或臣服者的屈辱姿态。该成语源自古代战争与礼仪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对“肉袒牵羊”的释义、出处及相关资料的总结。

一、释义

词语 释义
肉袒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表示无武器、无抵抗,象征投降或臣服。
牵羊 牵着羊,是古代一种表示臣服、献礼的仪式,寓意归顺、奉献。

整体含义:

“肉袒牵羊”原指战败者脱去衣服、牵着羊向胜利者投降,表示彻底臣服,不再反抗。后多用于形容人屈服于强权、放弃抵抗、甘愿服从的行为。

二、出处

“肉袒牵羊”最早见于《左传》,是中国古代典籍中对战争礼仪的重要记载之一。

出处原文:

>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翻译:

楚国君主包围了郑国,郑国国君脱去上衣,牵着羊迎接楚军,表示投降。

三、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在古代,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礼仪与尊严的体现。当一个国家或城邦被攻破时,统治者往往会采取“肉袒牵羊”的方式,以示无条件投降,避免进一步的杀戮与破坏。这种行为不仅是出于生存的需要,也是一种政治策略,用以争取对方的宽恕与接纳。

此外,“牵羊”也象征着献礼,是古代外交中常见的表达敬意的方式。因此,“肉袒牵羊”不仅是一种军事上的投降行为,也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与礼仪色彩。

四、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肉袒牵羊”已较少用于正式场合,但其比喻意义仍然存在,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强权、压力或无法抵抗的情况时,选择低头、妥协、屈服的态度。

例如:

- “面对上司的威压,他只好肉袒牵羊,不敢反驳。”

-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他选择肉袒牵羊,保全了部下。”

五、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 肉袒牵羊
释义 战败者脱去上衣、牵羊投降,表示臣服、无抵抗。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
原文 “楚子围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历史背景 古代战争中的投降礼仪,体现臣服与献礼。
现代用法 形容人屈服于强权、放弃抵抗、甘愿服从。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肉袒牵羊”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与礼仪观念。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与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卑与臣服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