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分麾下炙原文】“八百里分麾下炙”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句词虽简短,却蕴含着浓厚的军事氛围和豪迈气概,展现了作者对战场生活的向往与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一、原文出处
该句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文如下: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字面解释
- 八百里:古代地名,指代广阔的战场或军营区域。
- 分麾下炙:“麾下”指部下,“炙”是烤肉,意为将士们共享战利品或美食,象征团结与士气。
整句“八百里分麾下炙”意思是:在广阔的战场上,将士们一起分享烤肉,体现出军中兄弟情谊和战斗的热烈氛围。
三、意境与情感分析
项目 | 内容 |
主题 | 战争与豪情 |
情感基调 | 豪迈、悲壮、思乡 |
写作背景 | 辛弃疾晚年所作,表达对昔日征战生活的怀念及壮志未酬的感慨 |
艺术特色 | 用词简练,画面感强,富有节奏感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古代将士之间的团结精神和战斗意志 |
四、历史与文学价值
“八百里分麾下炙”不仅是对战场生活的真实描写,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武将生活的向往。辛弃疾虽为文人,却有强烈的报国情怀,这句词正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在文学上,它体现了豪放派词风的特点,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五、总结
“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句充满战争气息与士气的诗句,不仅描绘了古代将士在战场上的生活场景,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内心的豪情与无奈,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作者 | 辛弃疾 |
关键词 | 八百里、麾下、炙、战场、豪情 |
情感表达 | 对战争的热爱、对英雄的赞美、对现实的无奈 |
文学价值 | 豪放风格代表作,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
如需进一步探讨辛弃疾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