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原文及翻译】一、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出使边塞时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边塞风光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征蓬”指的是随风飘荡的蓬草,象征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归雁”则是指北归的大雁,常被用来寄托思乡之情。整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荒凉,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以下为原文及翻译的详细对照,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查阅。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征蓬出汉塞 | 我像飘飞的蓬草一样离开了汉地的关塞 |
归雁入胡天 | 大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象征着回归与远行 |
三、诗句背景与赏析
《使至塞上》是王维在公元737年奉命前往边疆慰问将士时所作。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千古名句,描绘了边塞壮丽而苍凉的景色。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通过自然意象表达诗人对旅途的感怀。其中,“征蓬”不仅有漂泊之意,也暗含了诗人作为朝廷使者,远离故土、深入边塞的无奈与孤寂。“归雁”则象征着归乡的愿望,但此时却只能望雁南飞,无法归去,更添一份思乡之愁。
四、结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不仅是对边塞风光的写实,更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乡情怀与人生漂泊的感慨。此句虽短,却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如需进一步了解《使至塞上》全诗内容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阅读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