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行行必果下一句】一、
“言必行,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篇,是孔子对君子行为准则的精辟概括。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在承诺之后应当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并且一旦行动,就要坚持到底,取得成果。
然而,“言必行,行必果”的完整出处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句子,而是孔子在论述“君子”应具备的品质时提到的。原句为:“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后来人们将“言必行,行必果”作为对“信”的进一步诠释和延伸。
在实际生活中,“言必行,行必果”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它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轻易许诺,一旦承诺就应全力以赴,确保结果与初衷一致。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子路》 |
原文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现代引用 | “言必行,行必果” |
含义 | 承诺必须履行,行动必须有结果 |
引申意义 | 强调诚信与执行力的重要性 |
应用场景 | 日常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 |
相关思想 | 孔子提倡的“信”与“仁” |
现代启示 | 做事要有责任感,言行一致 |
三、结语
“言必行,行必果”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教诲,更是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重要原则。它提醒我们,承诺不是空谈,行动要有结果。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也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