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制定的配套法规,旨在对营业税的征收范围、计税依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该细则在2016年全面“营改增”之前,是营业税管理的重要依据,对我国税收体系的完善和财政收入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主要内容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主要
1. 适用范围
明确了营业税的征收对象,包括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同时,对部分免税项目进行了规定。
2. 应税行为分类
将应税行为分为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九大类。
3. 计税依据
规定了不同行业和行为的计税方式,如按营业额或按收入额计算,同时明确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4.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对不同行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进行了明确,如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在收到款项或取得收款凭证时。
5. 税收优惠政策
列举了部分行业和企业可享受的减免政策,如对残疾人福利企业、农业产品等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6. 申报与缴纳
规定了纳税人应按时申报并缴纳税款,逾期未缴将产生滞纳金。
7. 法律责任
对逃税、骗税等违法行为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强调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主要内容一览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适用范围 | 包括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
应税行为分类 | 分为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九类 |
计税依据 | 按营业额或收入额计算,部分行业允许扣除成本费用 |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根据不同行业确定,如收到款项或取得收款凭证时 |
税收优惠政策 | 对特定行业和群体给予减免,如残疾人福利企业、农业产品等 |
申报与缴纳 | 要求纳税人按时申报并缴纳税款,逾期需缴纳滞纳金 |
法律责任 | 明确逃税、骗税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
三、结语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作为我国税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调节经济结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随着“营改增”的实施,营业税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在税收管理方面的经验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我国税收制度演变及现行增值税体系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