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合昏指什么】一、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出自《孔雀东南飞》中的诗句,意在通过自然现象来比喻人间情感的忠贞与和谐。其中,“合昏”指的是植物“合欢树”,因其花在黄昏时分开放,故有“合昏”之名;而“鸳鸯”则象征夫妻恩爱、不离不弃。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中动植物的习性,更寄托了诗人对爱情忠贞、婚姻美满的向往。在古代文学中,这类借物抒情的手法非常常见,用以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二、表格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象征意义 | 文化背景 |
合昏 | 指“合欢树”,又名“夜合欢”,因花在傍晚开放而得名 | 《孔雀东南飞》 | 表示夫妻和睦、情感交融 | 古代常用植物象征爱情与家庭和谐 |
尚知时 | 意为“仍然知道时辰”,表示合欢花在特定时间开放 | 《孔雀东南飞》 | 强调自然规律与情感的同步 | 古人常借自然现象表达对爱情的期待 |
鸳鸯 | 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出现,象征夫妻恩爱 | 《孔雀东南飞》 | 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鸳鸯是爱情与婚姻的象征 |
不独宿 | 意为“不独自栖息”,表示鸳鸯总是成对生活 | 《孔雀东南飞》 | 表达夫妻相依相伴、不分离 | 反映古人对婚姻稳定与忠诚的重视 |
三、结语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对美好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深情寄托。通过“合昏”与“鸳鸯”的对比,表达了古人对感情忠贞、家庭和谐的追求。这种借物言志的写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文化深度,也让我们在今天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