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的及字是什么意思】“过犹不及”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分了,和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做事要适度,不能太过也不能太差。
其中,“及”字在“过犹不及”中起着关键作用。理解“及”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整个成语的内涵。
一、
“过犹不及”中的“及”字,本义是“达到、到达”,引申为“达到某种程度”。在成语中,“及”与“过”相对,表示“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或“不够”。
因此,“过犹不及”可以理解为:超过和达不到,都不好。这里的“及”并不是“和、与”的意思,而是指“达到某个标准或限度”。
在日常使用中,“过犹不及”常用来提醒人们做事要把握分寸,避免极端。
二、表格解析
字词 | 含义 | 在成语中的解释 | 常见用法 |
过 | 超过、过度 | 指做过了头 | 如:做事过于激进,反而适得其反 |
犹 | 如同、好像 | 表示类比关系 | 如:过犹不及,如同走极端 |
及 | 达到、达到某种程度 | 指没有达到应有的状态 | 如:做事不够,也是问题 |
过犹不及 | 超过和不到,都不好 | 强调做事要适度 | 用于劝诫、批评、教育等场合 |
三、延伸理解
“及”在古汉语中还有“赶上、追上”的意思,如“及第”、“及格”。但在“过犹不及”中,它更偏向于“达到某种标准或程度”。
此外,成语“过犹不及”也常被用来形容处理人际关系、管理事务时,需要平衡各种因素,避免偏颇。
四、结语
“过犹不及”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理解其中“及”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把握尺度,做到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