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是什么植物】骨碎补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等问题。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骨碎补是什么植物”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
骨碎补,学名为 Drynaria fortunei(Kunze)J. Sm.,属于蕨类植物门,鳞毛蕨科,骨碎补属。其主要特征为叶片呈羽状复叶,根茎粗壮,表面有密集的鳞片覆盖。骨碎补多生长于山地林下或岩石缝隙中,分布广泛,尤其在中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
该植物的根茎是主要药用部位,通常在秋季采挖后晒干使用。其味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化瘀、强筋健骨、止痛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骨碎补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骨骼愈合与修复。
二、骨碎补基本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骨碎补 |
学名 | 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 |
科属 | 鳞毛蕨科 / 骨碎补属 |
生长环境 | 山地林下、岩石缝隙 |
分布区域 | 中国南方、东南亚等地 |
药用部位 | 根茎 |
采集季节 | 秋季 |
性味 | 苦、温 |
归经 | 肝、肾经 |
功效 | 活血化瘀、强筋健骨、止痛 |
主治 | 骨折、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
现代研究 | 含黄酮类、矿物质,促进骨骼修复 |
三、注意事项
虽然骨碎补药用价值高,但使用时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及禁忌症。孕妇、出血性疾病患者应慎用。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如需进一步了解骨碎补的炮制方法、配伍应用或临床案例,可继续查阅相关中医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