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亲扬名是什么意思】“显亲扬名”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论语·子张》:“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后人引申为“显亲扬名”,意思是让父母显耀,使名声流传后世,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使家族荣耀、声名远播。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显亲 | 使父母显耀、受尊敬 |
扬名 | 使名声流传、被人称颂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论语·子张》
- 用法:多用于赞美或鼓励他人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家庭荣誉与个人成就
- 近义词:光宗耀祖、荣宗耀祖、扬名立万
- 反义词:默默无闻、家门不幸、声名狼藉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家庭表彰 | 父母因子女的成功而感到骄傲 |
社会评价 | 对成功人士的赞誉 |
文学作品 | 常见于古代小说、历史传记中 |
教育场合 | 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家庭争光 |
四、实际应用示例
1. 家庭角度
小李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不仅自己生活富足,还让年迈的父母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可以说是“显亲扬名”的典范。
2. 社会角度
古代许多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不仅自己出人头地,也使家族地位提升,这正是“显亲扬名”的体现。
3. 文学描写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功勋卓著,也被视为“显亲扬名”的代表人物。
五、总结
“显亲扬名”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它强调了个人努力与家庭荣誉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孝道与家族传承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显亲扬名”的形式有所变化,但其精神内核依然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