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制定实施的】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并实施的。这部宪法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信息,以下是对相关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一、
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颁布并开始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部宪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宪法。该宪法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旨在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框架。
1982年宪法在内容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吸收了之前几部宪法的经验教训,更加注重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并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自颁布以来,该宪法经历了多次修正,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
从历史角度看,1982年宪法的制定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后续的法律体系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宪法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版) |
制定时间 | 1982年12月4日 |
实施时间 | 1982年12月4日 |
背景 | 改革开放初期,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 |
特点 | 强调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确立依法治国 |
历史地位 | 新中国第四部宪法,现行有效 |
修正次数 | 截至2023年,共五次修正(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 |
法律效力 | 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不得与之抵触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看出,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其制定和实施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了解这一宪法的背景和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法治体系的构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