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生平简介】汤用彤(1893年—1964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佛教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对中国哲学、宗教思想以及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著作如《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等,至今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一、生平总结
汤用彤出生于湖北黄梅,自幼聪慧好学,早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主修哲学与宗教。归国后,他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务。他不仅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教育家,培养了大批学术人才。
汤用彤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佛教史等多个方面。他的学术风格严谨,注重史料考据与理论分析,尤其在佛教史研究方面影响深远。他主张“以科学方法研究传统”,强调学术研究应立足于实证与逻辑。
在政治立场上,汤用彤始终秉持独立、客观的态度,坚持学术自由,反对盲从与偏见。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的文化建设,为推动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汤用彤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出生年份 | 1893年 |
去世年份 | 1964年 |
出生地 | 湖北黄梅 |
学历 | 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
主要研究方向 | 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佛教史 |
教育背景 | 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
著作代表 |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 |
学术特点 | 注重实证与逻辑,强调中西文化融合 |
政治态度 | 坚持学术独立,倡导思想自由 |
社会影响 | 中国佛教史研究奠基人,影响深远 |
三、结语
汤用彤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以其深厚的学识与严谨的治学精神,在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领域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印记。他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思想者,其思想与著作至今仍对学术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