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的意思】“得意忘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功或获得某种优势后,因过于兴奋或自满而失去了常态,表现得失态、不稳重。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那些在胜利后失去理智、行为失控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意忘形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衍传》:“何得失于形骸之外,而忘其身之不足也。” |
本义 | 因高兴而失去常态,行为失当 |
引申义 | 自满、骄傲、失去理智、举止失态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因成功而失去理智的行为 |
二、成语解析
“得意”指的是因为成功、得志而感到高兴;“忘形”则是指失去常态、举止失态。结合起来,“得意忘形”就是形容一个人在得意时表现得过于张扬,甚至不顾场合地炫耀自己,显得轻浮或不稳重。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情绪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在成功之后,如果不能保持冷静和谦逊,就容易陷入“得意忘形”的状态。
三、使用示例
示例句子 | 用法说明 |
他一获奖就得意忘形,到处炫耀,让人反感。 | 描述某人因成功而变得傲慢 |
这个球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但赛后得意忘形,说了一些不当的话。 | 表现成功后的失态行为 |
领导对他的成绩很赞赏,但也提醒他不要得意忘形。 | 用于劝诫他人保持谦虚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忘乎所以、趾高气扬、自鸣得意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谨言慎行 |
五、总结
“得意忘形”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成功后因过度兴奋而失去理智、举止失态的状态。它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就时,应保持谦逊与冷静,避免因一时的得意而影响长远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学会控制情绪,做到“得意而不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