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程序性决策名词解释

2025-09-22 21:30:48

问题描述:

程序性决策名词解释,快急死了,求给个正确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21:30:48

程序性决策名词解释】在管理学与决策科学中,程序性决策是一种常见的决策类型,指的是在组织或个人日常活动中,针对重复性、规则性强的问题所作出的决策。这类决策通常有明确的处理流程和标准,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和可操作性。

程序性决策的核心在于其标准化和规范化,旨在提高效率、减少人为判断的不确定性。它广泛应用于企业运营、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是现代组织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

一、程序性决策的特点总结

特点 内容说明
重复性 问题经常出现,具有规律性
标准化 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和规则
预测性 可以通过历史数据进行预测
简单性 决策过程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分析
自动化 易于被计算机系统或制度自动执行

二、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对比

对比维度 程序性决策 非程序性决策
问题性质 常规、重复 非常规、新颖
决策依据 规则、制度 经验、直觉
决策时间 快速、高效 耗时、复杂
决策主体 系统、制度 个人、团队
应用场景 日常管理、行政事务 战略规划、突发事件

三、程序性决策的应用场景

1. 企业内部管理:如员工考勤、报销审批、库存管理等。

2. 政府公共服务:如交通罚款处理、证件办理、政策执行等。

3. 银行与金融行业:如贷款审批、账户管理、风险评估等。

4. 医疗系统:如挂号流程、药品发放、患者信息录入等。

四、程序性决策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

-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 降低决策失误率,增强一致性;

- 便于培训和管理。

局限:

- 缺乏灵活性,难以应对特殊情况;

- 过度依赖制度可能导致创新不足;

- 在复杂环境下可能失效。

五、总结

程序性决策是组织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适用于那些结构清晰、流程固定的场景。虽然它在提升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避免僵化。对于管理者而言,合理设计和优化程序性决策机制,有助于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响应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