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明德惟馨是什么意思】“明德惟馨”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美好,具有深远的道德影响力。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多用于赞美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良好修养。
一、成语释义
- 出处:出自《尚书·君陈》:“尔惟乃心,明德惟馨。”
- 字面意思:
- “明德”:指光明正大的德行。
- “惟馨”:意为“只有芳香”,引申为“唯有美好”。
- 整体含义:意思是“只有美好的德行才能流传久远”,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二、成语用法
使用场景 | 说明 |
赞美他人 | 常用于称赞他人的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 |
自我勉励 | 表达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追求与坚持。 |
文学作品 | 在古文或现代文学中作为修辞手法使用,增强文章的典雅感。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德高望重、仁义礼智、品行端正 |
反义词 | 品行低劣、道德败坏、虚伪无德 |
四、经典引用示例
1. 《尚书·君陈》
> “尔惟乃心,明德惟馨。”
意思是:你的心志要明确,只有美好的德行才能长久传颂。
2. 现代应用
> “他一生清廉自守,明德惟馨,深受百姓爱戴。”
五、总结
“明德惟馨”是一个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强调了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表达,更是一种价值导向,提醒人们注重内在品德的培养,以德立身,以德服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明德惟馨 |
出处 | 《尚书·君陈》 |
含义 | 唯有美好的德行才能流传久远 |
用法 | 赞美、自我激励、文学引用 |
近义词 | 德高望重、品行端正 |
反义词 | 道德败坏、虚伪无德 |
通过了解“明德惟馨”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德”的重视,也能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