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强弩之末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2025-09-01 00:22:16

问题描述:

强弩之末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1 00:22:16

强弩之末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强弩之末”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发展到后期,力量或势头已经减弱,接近尾声。那么,这个成语到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下面我们从词义、用法和语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解析

“强弩之末”出自《史记·韩信列传》:“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意思是:即使再强劲的弓箭,到了射程的末端,连最薄的丝绸都无法穿透。比喻事物发展到后期,力量已经衰竭,难以维持原来的强度或势头。

从字面来看,“强弩”表示强大的力量,“末”表示末尾、尽头。整体上带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意味,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到了衰退阶段,不再有当初的强势。

二、使用场景与语气

1. 贬义用法:

- “他现在已是强弩之末,再也无法掌控局势了。”

- 这里强调的是一个人或势力已经衰弱,无法继续发挥作用,带有惋惜或批评的意味。

2. 中性或略带讽刺:

- “虽然他还在坚持,但已然是强弩之末。”

- 此种用法较为中性,更多是客观描述状态,有时也隐含讽刺之意。

3. 偶尔可作褒义(较少见):

- “即便强弩之末,他也坚持到底。”

- 在这种语境下,强调的是“虽败犹荣”,可能带有一定褒义,但并不常见。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含义 强弩之末:比喻事物发展到后期,力量或势头已经衰竭,接近尾声。
常见用法 多用于贬义,指人或事物处于衰退阶段,不再有先前的力量或影响力。
语气色彩 以贬义为主,也可根据语境稍带中性或讽刺意味。
褒义使用情况 极少,仅在强调“坚持到底”的语境中可能出现,但仍属特殊用法。
来源出处 出自《史记·韩信列传》,原意为“强弩射到末端,连薄绢都穿不透”。

四、结论

综合来看,“强弩之末”主要是一个贬义词,用于描述事物或人的力量、势头逐渐衰减的状态。尽管在某些特定语境中可以表现出一定的中性或轻微褒义,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建议将其视为贬义成语来理解。

如果你在写作或表达中遇到类似词语,建议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语气,避免误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