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苦读小古文翻译及注释】《欧阳苦读》是一篇讲述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早年勤奋读书的小古文,文章虽短,却生动刻画了欧阳修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本文将对原文进行翻译,并结合注释进行详细解读。
一、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母郑氏,亲授以书,尝曰:“儿志于学,当如是。”遂以荻画地,教之书字。后其子曰:“吾日诵《唐书》二百字。”公曰:“尔能诵,吾能记。”
二、翻译
欧阳修四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家里贫穷没有钱财。他的母亲郑氏亲自教他读书,曾经说:“孩子立志求学,就应该像这样。”于是她用芦苇杆在地上写字,教他认字。后来他的儿子说:“我每天背诵《唐书》二百字。”欧阳修说:“你能背诵,我也能记住。”
三、注释
文言词句 | 翻译 | 注释 |
欧阳公 | 指欧阳修 | “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
四岁而孤 | 四岁就成了孤儿 | “孤”指丧父 |
家贫无资 | 家境贫穷,没有钱财 | “资”指钱财、资产 |
母郑氏 | 母亲姓郑 | 表明母亲的身份 |
亲授以书 | 亲自教他读书 | “授”意为教授,“书”指书籍或文字 |
尝曰 | 曾经说 | “尝”是“曾经”的意思 |
儿志于学 | 孩子立志求学 | “志于学”表示立志学习 |
当如是 | 应该像这样 | “如是”即“像这样” |
遂以荻画地 | 于是用芦苇杆在地上写字 | “荻”是一种草本植物,可作笔 |
教之书字 | 教他认字 | “书字”指书写文字 |
后其子曰 | 后来他的儿子说 | “其子”指欧阳修的儿子 |
吾日诵《唐书》二百字 | 我每天背诵《唐书》二百字 | 说明欧阳修的儿子也很努力 |
公曰 | 欧阳修说 | “公”是对欧阳修的尊称 |
尔能诵 | 你能背诵 | “尔”是“你”的意思 |
吾能记 | 我也能记住 | 表现欧阳修的博学和记忆力 |
四、总结
《欧阳苦读》通过简短的文字,展现了欧阳修自幼勤学、家境贫寒但不改其志的精神风貌。文中不仅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与期望,也反映了欧阳修本人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与毅力。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与传承。
内容要点 | 简要说明 |
人物背景 | 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 |
教育方式 | 母亲用芦苇杆在地上教他识字 |
精神品质 | 勤奋好学、意志坚定 |
教育意义 | 强调家庭环境与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
现代启示 | 在困难中坚持学习,终有所成 |
通过这篇小古文,我们不仅能了解欧阳修的成长经历,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中对教育与品德的重视。希望读者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