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原文及翻译】《强项令》是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中的一篇短文,讲述了东汉时期一位名叫董宣的官员因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而受到皇帝赏识的故事。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董宣刚直不阿的性格和清廉奉公的精神,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一、
《强项令》讲述的是董宣在担任洛阳令时,因坚持正义、不惧权势,得罪了湖阳公主,但最终得到皇帝的认可与嘉奖。文中“强项令”指的是董宣性格刚强、不屈服于权贵的品格。文章虽短,但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反映了古代士人追求正义、廉洁奉公的价值观。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董宣,字少平,南阳人也。 | 董宣,字少平,是南阳人。 |
为洛阳令,有节操,不避权贵。 | 他担任洛阳令时,有气节操守,不回避权贵。 |
公主奴杀人,宣收捕之。 | 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了人,董宣将其逮捕。 |
主怒,曰:“我乃公主,奈何收我奴?” | 公主发怒说:“我是公主,你凭什么抓我的家奴?” |
宣曰:“天子法,不得以私害公。” | 董宣说:“天子的法律,不能因为私情而损害公义。” |
主怒,欲杀宣。 | 公主大怒,想要杀掉董宣。 |
帝曰:“女子多骄,不可轻犯。” | 皇帝说:“女子多骄纵,不能轻易冒犯。” |
于是赦之。 | 于是赦免了董宣。 |
后帝问宣:“前以强项令,今何如?” | 后来皇帝问董宣:“以前称你为‘强项令’,现在怎么样?” |
宣曰:“臣本布衣,蒙陛下恩,得为洛阳令,敢不尽力!” | 董宣说:“我原本是平民,承蒙陛下恩典,得以担任洛阳令,怎敢不尽心尽力!” |
帝笑曰:“卿真强项也!” | 皇帝笑着说:“你真是个刚强的人啊!” |
三、文章特点
1. 语言简练:全文仅百余字,却完整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与事件经过。
2. 主题鲜明:突出“强项”精神,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人物形象鲜明:董宣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形象跃然纸上。
4. 寓意深远: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公正、廉洁的追求,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四、结语
《强项令》虽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不仅是一篇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面对不公,应坚守原则;面对权力,应保持清醒。董宣的“强项”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