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网

安江农校(安江农校是大学吗

看世界
导读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安江农校(安江农校是大学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安江农校下午两点出发,车程一个多小...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安江农校(安江农校是大学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安江农校

下午两点出发,车程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袁老工作几十年的安江农校,现在叫做纪念园了。跟上一次来这里不同的是,多了纪念袁老的标识宣传栏。园区外还在修建停车场。我们一路走进去,食堂,教学楼,宿舍,原样原貌,有两个工作人员在野生稗发现的稻田里工作。一草一木,一瓦一砖,都是怀念。

其实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时曾经常走过这里,都只是看看长长的那条入校的路,觉着有无限的神秘感,不敢踏入。想来那时进来,是有可能与袁老偶遇的。只是因为心里的怯意而没有进来过。现在来时,却只有怀念了。

有一次看过袁老在央视《面对面》说到自己身上穿的那件格子衫只花了四十块,很受触动。自那以后,买衣服就不挑贵的,能便宜尽便宜。世界名人穿的四十块钱一件的衣服工作,接受采访,我一普通人,以何不能穿便宜的呢?#微头条记录我的生活#

#风吹过稻田我又想您了#袁老37年最黄金的青春岁月 都在洪江市安江农校度过 杂交水稻从这里走向世界 易烊千玺也是洪江市人 他唱《种子》 真的是太配了[赞]#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

50年代,青年时的袁隆平,一张罕见的留影。

当时的他刚刚被分配到湘西的安江农校,在这里教书十八载,他起初教俄文,也研究过红薯,后来逐渐对水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如此质疑中国。25年后,一个中国老人凭借自己的科研成果强势回应:中国人靠自己养活!

1994年,美国经济学者布朗通过调查我国当时粮食经济数据和人口增长速度,预测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再次面临粮荒而影响世界粮食安全,并因此出版了一本《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书质疑中国。

当时,参会的这位中国老人实在无法在国际粮食会议上回答布朗的疑问,但是他回国后,却一头扎入提高水稻产量的研究中,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超级稻育种计划。

这位老人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在1954年考入西南农学院,一毕业就去了安江农校任教,那是一所农业技术学校,位于湖南安江镇上,前身是一所职业中学。袁隆平到任后,就开始在这里研究他的水稻种植和培育。

刚刚30岁的袁隆平,查阅了大量中外遗传学资料,发现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可当时世界上传统的经典理论却认为,水稻等自花授粉的农作物没有杂交优势。

对这个权威理论,他不置可否,继续埋头于实践研究中。

1960年7月的一天,他偶然发现了一棵天然杂交稻株,收获了170颗大而饱满的谷子。

喜出望外的袁隆平,决定借鉴杂种玉米和高粱三系选育的方法,培育出杂交水稻。

而突破杂交水稻的第一关,就是要在成千上万的稻穗中找出“雄性”不育株水稻。

于是1964年,袁隆平把14000多株稻穗逐个检查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又经过两年的播种,最后有4株成功繁殖了后代。

至此,袁隆平用事实彻底推翻水稻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论断,提出了培育具备高产优势杂交水稻的技术体系——“三系配套方法”。

1967年,湖南省科委拨给袁隆平研究经费,还给他派了两名助手,支持他开展杂交水稻的研究。

但过了三年,却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出在哪里呢?

彻夜难眠的袁隆平,经过再三分析,猜测了一种可能:所用的测交材料全是常规稻种,它们之间的品质过于接近,导致效果不理想。

于是他改变思路,决定寻找差异性较大的野生稻种,来提高杂交效果。

经过大量的排查和筛选后,袁隆平到当时极其偏僻的海南寻找野生稻。

他每天拿着放大镜,在试验田里的千万株稻穗中逐株观察,犹如大海捞针。

还好的是1970年的11月,研究小组在海南南红农场的沼泽地时,得到当地农场工作人员的帮助,在那片试验田里找到了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欣喜若狂,将这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稻株命名为“野败”。

之后,研究小组联系全国19个省份联合攻关协作,将“野败”和各类稻种资源进行大量测交实验。历经三年,终于突破难关,在海南培育出想要的杂交种子。

1973年,袁隆平将10多斤三系杂交稻种,试种在湖南农科院0.08公顷的试验田中,收获了高达505公斤的亩产量,远高于普通水稻400公斤的亩产量。

第二年,他又在安江农校试种强优势杂交水稻“南优二号籼型”,亩产竟高达628 公斤。

试验中,杂交水稻的优势尽显:成活率高、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抗病性强、穗大粒多、而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率先在湖南广泛推广,结果取得了每亩最少增产20%以上的好成绩。

从此,杂交水稻被迅速推广到大江南北。杂交水稻的亩产量平均提到了650公斤左右。

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国累计增收粮食1000亿公斤,增加总产值280亿元,缓解了中国粮食短缺的问题。

1981年,该项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特等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项获得此殊荣的发明。

自此,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被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引进种植,被称为“东方魔稻”。

然而,袁隆平等科学家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一直走在培育出更高产优质水稻的研究之路上。

针对三系杂交水稻存在育种复杂、种子成本高等问题,袁隆平团队通过不断简化育种方法,一次又一次攻克技术难关,将杂交水稻从三系简化到两系一直到超级稻。

1996年,超级稻研究计划正式启动。

在袁隆平的带领下,中国的超级稻亩产已经实现了12连增,水稻品种超出7000多种,创下了亩产近1200公斤的纪录,人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人,远超国际标准。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390亿斤,这已经是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超1.3万亿斤。

中国用实力告诉世界,高新技术与农业的融合产生的科学生产力,对提高粮食产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人完全可以靠高科技养活自己,14亿中国人的饭碗能靠自己端牢。

正是有无数像袁隆平一样的科学家一生专注于水稻研究领域,勇于突破、不断创新,才使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一直处于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中国的粮食安全才得以维护。

他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功勋,真正的国士无双!

作者:轻尘饮雪

编辑:剩草

#我在头条搞创作##头条创作挑战赛#

#冬日鉴片官#袁隆平爷爷曾经长时间工作生活过的安江农校。

#袁隆平逝世1周年# #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 绿影绰绰,凉风习习。安江农校纪念园的美,就是在你不经意间抬眼望去时,被静谧浓厚的绿意惊艳的瞬间。一位老人曾在此,为14亿中国人田间逐梦。跟随镜头,一起看看这片创造世界奇迹的土地,究竟是什么样子?#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

【袁隆平: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安江农校纪念园。

本文安江农校(安江农校是大学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